国内毕业展的顶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线啦~从这个炫酷开场动画
就能看出来不愧是央美的水平!
当然,展览的作品才是重点让我们一起
开始此次观展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李杭 模仿游戏 | Imitation Game规格:200cm*400cm*180cm材料:PLA塑料,铝型材,亚克力,电脑主机,显示屏何聪进 《混合园林生态谱系》材料:平面海报,影像装置
霍霓 《瓶·戒·链|Vase Jewelry》材料:银,锆石,珍珠,树脂冯冰 仪式抵抗 | Emo Award材料:平面海报;动态视频唐潮 蓝色记疫规格:树脂16*23.5cm;书籍21*26cm裴燕妮 格式化
材料:亚克力,LED灯带,胶片,镜面贴纸,pvc板,木板城市设计学院现有动画艺术研究、影像艺术研究、绘本创作研究、公共艺术研究、空间展示设计研究、环境艺术研究、产品设计研究(家居)、产品设计研究(文创)、视觉传达研究、设计基础研究、交互媒介研究、首饰设计研究、工艺美术研究、地域性设计研究与实践等十四个“艺术设计”研究生方向,和视觉创意产业研究、媒体文化研究、绿色设计助力碳中和研究、在地设计方法研究、公共艺术介入智慧城市发展研究、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等6个“设计学”研究生方向,以广义的交叉融合为学科建设原则,强调时尚与学术、工艺与设计、创新与应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按照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特征发展学科,以提升城市艺术品质,影响城市生活方式,践行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形成了“艺术城市”、“创意城市”、“文化城市”三大设计教学与科研架构,建设联动中国、引领国际的设计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魏唯 《PEEP DREAM》多种规格 多种材料 (部分作品)史庆毅 《萤火虫公社》多种尺寸 综合材料 (部分作品)曾荧荧 《静谧之处,颂之回响》(部分作品)等比例放大至宽为30、60、90、120厘米KT板数码喷绘朱中原《我心中的尖顶房子》(部分作品)38*26cm(跨页)综合材料柳傲 《地瓦》(部分作品)
60*100cm 木质画框,油画布喷绘吴进 《趣城深圳□△×○·公共艺术计划》60*100cm 综合材料 (部分作品)范艺儒 重视“距离”——再造相遇尺寸可变 (部分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中国油画教育最早基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油画系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篇章。 油画系现设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工作室。工作室主任分别是袁元教授、马晓腾教授、喻红教授、王玉平教授、刘刚教授、张路江教授。油画系还拥有一支充满艺术活力的教师队伍,他们都是活跃在当下油画教学与油画创作的人才。 在尊重艺术规律油画学理的前提下,油画系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发展与新时代的认知,既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又注重高超的油画技巧和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在承前启后、锐意创新的同时,关注当下的时代变迁和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用油画讲述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新人。进入新时代,油画系在继承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开拓创新,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坚持系统性和科学性脉络,围绕学术前沿课题开展教学研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自建院始的核心支柱学科,在长期的学科调整和建设中,以其鲜明的学科专业特点、雄厚的师资以及蜚声海内外的影响力始终牢牢占据着中国雕塑教学的领军位置。其悠久的历史和清晰的学术发展脉络成为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发源地、雕塑艺术创作研究的核心地、创作人才培养的输出地。雕塑系始终贯彻 “兼容并蓄、多元发展” 的学术定位,加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雕塑教育体系。引领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线,加强学术的特色性和前瞻性研究,保持传统雕塑教育优势,开拓当代教学新模式。今天的雕塑系更以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创作和科研成果傲视全球,继续努力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具备扎实的造型基础和活跃的思辨能力;能够立足当代雕塑创作的前沿、国内一流并能站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交流与对话的优秀雕塑艺术人才。田建新《变形记》材料:厨具,灯罩,砖,苯板,石膏等版画系尊重文化积淀与学术源流,秉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方法,推崇严谨的学术态度。在立足传统根基、保持国内学术引领的同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力求构建科学规范适合未来发展的版画艺术教育方法与模式,为国家培养具有版画专业特长的高素质创新型艺术人才,使版画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版画教学与创作中心,为寻求和开拓中国版画艺术未来发展的自主与自信做出新的贡献。祝拓 《蓝色忧郁》
240*180cm 水印木刻-宣纸-水墨李毅 《Vanitas》系列铜版美柔汀 (部分作品)苏听雪 《镜花缘·2022》规格:25cm*67cm*6张材料:钢笔,水彩,数码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是中国最早成建制的壁画专业系科。自1979年创建以来,壁画系便致力于中国壁画艺术的伟大复兴;致力于培养造就专业技能扎实、人文素养深厚、国际视野兼备的优秀艺术人才;致力于推动师生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机制优化。目前,壁画系共设有五个本科教学工作室,由在国内同方向具有影响力和学术引领地位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工作室主任。另设壁画艺术研究院、材料教学工作室、数字绘画工作室,保障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全方位开展。郝鲲鹏 洪规格:168x210cm 材料:纸本水墨郭帅 最后的审判?规格:244×366cm材料:湿壁画(矿物色粉、矿物质颜色、泥土)黄震军 星程
规格:280*200cm 材料:板面综合材料田清辉 《律》系列
规格:268cm×268cm(可拆分组合,尺寸可变)材料:综合材料李璟 漫长的白日梦和兔子的恶作剧规格:110*190cm 材料:纸本钢笔崔晓旭 生
规格:110cm*110cm、110cm*45cm*2材料:工笔重彩中国画学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成立的绘画科,1922年改称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的国画系。在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中国画学院经历了1928-1929年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国画系,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以及1954年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画系,1958年的中国画系以及2005年的中国画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师资阵容强大,学科设置全面,也是国内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机构之一。 韩知松 《冰上晨捕》规格:170*220cm 材料:绢本设色陈李平 《收获》
规格:190*139cm 材料:皮纸,水墨杜若馨 《何必见戴》规格:150*200cm 材料:绢本设色单亚琨 穿林觅韵雨声声规格:200*240cm 材料:纸本水墨戎成程 《朱藤》规格:250*200cm 材料:纸本设色焦佳宝 春樱
规格:180cm*240cm 材料:绢本设色付淑蓉 行书小品
规格:89*126cm 材料:纸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根植于中央美院百年深厚的艺术土壤,以跨艺术、人文学科的建筑创作教学为主导,秉承实验、创新、批判性理念的态度,以培养“有艺术家、人文修养素质的建筑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建构具有独特“央美建筑”学术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朱若晗编木计划——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展览馆及旧桥改造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是全国成立最早、发展最迅速、体系最完备的实验艺术教学单位,以实验精神开拓艺术创新,引领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实验艺术专业自 2004年9月开始筹备工作,2005年7月13日正式成立“实验艺术工作室”并开始接受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本科生。2007年8月2日院办公会决定将实验艺术工作室改制为实验艺术系。2012 年“实验艺术”申报成功“中央美术学院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并报教育部备案。2013年“实验艺术”正式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4年9月4日正式成立“实验艺术学院”,2015年面向全国本科独立招生。实验艺术学院承接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艺术教育的实验探索,顺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和国际引领的实验艺术教学体系。培养系统掌握研究与创作方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深切关怀社会现实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崔赛杰《对于超自然,那些梦幻的想象》材料:综合材料徐昊旻 无本之木材料:树根,颜色传感器,蠕动泵,定制电路陈科成 心星的呼唤材料:面具、萤光颜料、led灯、黑色大理石吴嘉文 利维坦材料:电脑程序,舵机,3d光敏树脂打印模型pp板,midi控制器,镍导电漆,综合材料 作品王月悦 云凝为雨滴坠入海洋材料:定制电子元件,水泵,雾化器,亚克力,不锈钢,pvc管,水造型学科基础部研究生教学以造型基础研究为本,旨在培养造型基本功过硬,并富有创新性艺术思维的人才。基础部现设8个研究方向,共10位硕士生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基础部落实导师负责制,从而实现大方向一致下的差异化教学,既使学生在基础课中研究绘画规律,又在导师指导下具有各自不同的细化研究方向。从同学们的毕业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部研究生教学逐步向更加开放和多元发展。冯晓玮《星夜 三联画》160*86,160*120,160*86 布面油画吕盈盈《stage》100*70cm,90*70cm综合材料,布面丙烯,油墨,索斯点击图片,一键跳转获取万松岭2023届新生入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