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开考丨中央美院2023年校考线上初试须知(附往年考题)

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线上初试将于2月19日进行。

考生应考过程是对考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专业水平、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等素质的一场综合考核。符合要求的考场布置、规范完整的操作流程是在线考试安全和公平的重要保障。请考生认真阅读须知,做好考试准备。
一、考试用纸及试卷包装

初试各专业考试用纸及包装由考生在考前自行准备。
(一)考试用纸
考生按以下试卷规格准备,尺寸±0.5cm内均属正常范围。书法学专业可准备2张草稿纸,其他考试专业禁止携带草稿纸。

(二)试卷包装
考生根据试卷大小准备相应尺寸的试卷包装袋和硬纸板(保护试卷不被折叠)。 中央美术学院不指定试卷包装购买渠道。考生可自行准备符合要求的包装物或通过中国邮政(公众号:邮政速递便民通)自行购买均可。

二、准考证打印

1.考生于2023年2月15日8:00--2月19日13:30使用电脑端登录“艺术升”网址:https://user.artstudent.cn/login/10047.htm,下载、打印准考证。

2.书法学、建筑学专业准考证第三联印有2条考生信息二维码,其他专业印有1条考生信息二维码,准考证样图如下:

三、试卷制作

考生须于正式考试当日考生报到环节,在视频监控下根据语音指令将准考证第三联中的考生信息二维码沿虚线框整体剪下,使用胶棒或双面胶将其粘贴于试卷卷头中间位置完成试卷制作。考生信息二维码粘贴示意图如下: 


四、考试设备及绘画工具要求

1.考试设备:2部智能手机,每部手机可用存储空间不少于20G。建议考生使用近三年上市的主流机型,经测试,已确定部分机型不支持在线考试,禁用机型详见附件1,不排除还存在禁用名单以外机型,请考生务必参加考前测试,以确保智能手机可充分支持在线考试。
2.辅助设备:2个手机支架、24小时不间断电源、插线板、充电宝、稳定的WiFi网络和5G/4G信号。
3.绘画工具考生自行准备画板、画架或桌椅,并按照《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公布的要求准备绘画材料及答题工具。
4.辅助工具:剪刀、图钉/美纹胶(用于固定试卷)、双面胶/胶棒(用于粘贴考试信息二维码)、透明宽胶带(用于封装试卷外包装)、黑色签字笔。 5.考试系统:2部手机均须安装最新版“艺术升”APP。下载安装方式后续详见中央美术学院官网发布的《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初试考生操作手册》。

五、考场布置要求

考生提前准备1间安静、独立、封闭的室内考试空间作为考场,1个考场限1名考生进行考试,不得有他人在场。考场区域不得存放书籍、画稿、雕像、照片、展示画、镜子等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实在无法移除的障碍物,需用单色布匹进行遮挡。
考生须面向墙壁放置画板、画架或桌椅,墙壁不得带有转角,不得故意设置监考盲区。考生须按下列图示要求布置考场,提前调试拍摄距离和光源,确保2部手机的录制画面清晰,录制界面与图示取景界面一致。
2部手机按照图示摆放位置区分主机和辅机。主机位于考生前/侧方,辅机位于考生侧后方。主机用于识别考生和试卷信息、播放语音指令、监控考试过程、提交试卷和本地录制视频。辅机用于监控考试、试卷封装指引。
(一)使用画板、画架考场:主机位于考生侧方,辅机位于主机位对侧的侧后方。考场布置示意图如下:

(二)使用桌椅考场:主机位于桌面正前方,辅机位于侧后方。双手须放置在桌面上。考场布置示意图如下:


六、试卷封装要求

(一)试卷密封
书法类:考试结束,考生依次展示2张试卷,将试卷和草稿纸一并放入硬纸板,装入1个试卷包装袋密封。
造型类、设计类、艺术学理论类:考试结束,考生按要求展示试卷,将试卷放入硬纸板,装入1个试卷包装袋密封。
建筑类:上午造型基础考试结束,考生按要求展示试卷,将试卷装入第1个试卷包装袋(不附硬纸板)密封(封口处不粘贴准考证第二联);下午设计基础考试结束,考生按要求展示试卷,将下午考试的试卷连同上午已封装好的试卷包装袋一并放入硬纸板,装入第2个试卷包装袋密封。
(二)所有专业考生按要求密封试卷后,将准考证第二联剪下,将其粘贴在外包装封口处,用透明胶带加固,面向辅机进行展示。不得对已贴有准考证第二联的包装袋进行二次包装。

七、邮寄要求

1.试卷务必使用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于考试当日及时寄往中央美术学院,遇特殊情况,寄出时间不迟于次日中午12点,以寄发时邮局加盖的邮戳时间为准。未在规定时间邮寄试卷的考生视为放弃考试。
2.试卷邮寄收件信息: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收 件 人: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处联系电话:010-64771056邮政编码:100102

八、考前测试安排

为确保考试顺利,使考生提前熟悉考试流程、测试考试设备是否适配,共安排3场在线测试2场模拟考试。考生应积极参加至少1场或多场考前测试,务必参加1场及以上的模拟考试,因未参加考前测试导致考生在正式考试时出现设备不适配或因考试流程不清而造成的考试失利,后果由考生自负。
考生自行登录“艺术升”APP选择对应考前测试。若忘记密码,可在艺术升APP登录界面通过【短信验证】登录或通过【忘记密码】找回密码登录。
(一)在线测试
考生可自行参加多场在线测试,熟悉考试流程。在线测试期间无监考老师。具体在线测试安排如下:

(二)模拟考试
1.模拟考试时长及流程同正式考试。考生应按正式考试要求提前布置考场,调试拍摄距离和角度,测试考试设备。模拟考试时,准考证使用附件2即可,模拟试卷无须寄往中央美术学院。考试操作流程后续详见中央美术学院官网发布的《中央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初试考生操作手册》。

2.模拟考试过程中有监考老师在线答疑,考生遇测试流程问题可点击辅机右上角的【举手】向监考老师咨询,耐心等待监考老师回应。
3.模拟考试不设迟到15分钟禁止进入考场的限制,但迟到考生会错过考前准备阶段的语音指令。正式考试时,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得参加当科考试。
4.考生在充分、顺利完成考前测试后,建议考生不要更换经过考前测试且符合要求的考试设备。
特别提醒:正式考试前务必将两部手机设置为呼叫转移模式,退出和关闭所有应用程序,包含但不限于通话、语音、视频、新闻、分屏、录屏、外放音乐、闹钟等可能导致视频录制失败的应用程序,建议完全卸载微信、QQ等APP,确保考试过程中无语音电话接入而导致考试中断。
(三)技术支持
考生在考前测试中如遇技术问题,可在“艺术升”APP、“艺术升”官网通过“联系客服”或拨打0571-26881663进行咨询。
(↑↑↑艺术升APP客服入口)

(↑↑↑WEB端客服入口)


九、其他说明

1.《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后,考试作弊已入刑,请考生诚信应考。切勿轻信各种考试舞弊宣传,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上当受骗,遇到问题请及时向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处反馈。学校将与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考试违法违纪行为。
2.新生入学后,学校会进行全面的专业复查,不能达到入学水平者,按规定取消学籍。
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处2023年2月10日 附件1:在线考试禁用机型.pdf附件2:模拟考试用准考证.pdf(↓↓↓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中央美院2022各专业校考初试考题

专业:中国画



初试考题

科目:专业创作       题目:穿   行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穿行于不同的时空,际遇不同的人物与场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敏感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
考试要求:画面不少于三个人物。素描和创作(工笔、写意不限)可以分别为两个构图,也可以采用同一构图。画面上不得出现文字。


专业:书法学



初试考题

科目:书法创作1题目: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考试要求:
1.考题内容用行草体书写,尽量使用繁体字,不能落款。2.考卷竖用,考生信息二维码位于上方。


科目:书法创作2题目: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考试要求:
1.考题内容用正体(篆、隶、楷)书写,尽量使用繁体字,不能落款。2.考卷竖用,考生信息二维码位于上方。



专业:造型艺术



初试考题

科目:综合绘画

考试题目:新征程


专业:实验艺术



初试考题

科目:造型能力题目:放在玻璃上的水晶体

考试要求:
1.水晶体应透明,造型不限。2.利用周边环境的折射,表现透明水晶体的体积和质感。


科目:书法题目: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

考试要求:1.要求横写,使用简体字。2.字体和风格不限。



专业:艺术设计



初试考题

科目:综合设计基础      题目:气候时钟

全球气候治理是人类面临的急迫课题。
“柏林全球公共与气候变化研究所”曾组织过艺术家、科学家、社会运动参与者共同创作“气候时钟”。“气候时钟”以全球碳排放的速度,显示出人类避免气候灾难的时间所剩多少。有资料表明,我们仅能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5ºC以内的温度,才有机会避免灾难发生,否则地球将有可能出现只在电影里看到的饥荒、干旱、洪水、冲突等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值得提醒人类,该正视挽救地球、避免灾难的问题了。
2018年联合国提出的“均温”报告曾警告:倘若全球变暖以当前的速度持续,地球均温恐于2030年至2052年间上升摄氏1.5度。202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也警告:地球再过五十年将出现“近乎不适宜居住”的高温天气。
众多报告数据一一摊在世人眼前,无疑提示:人类未来的命运取决于地球的环境,地球的未来,就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为了地球家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或许,地球不奢求人类立即改变所有生活习惯,但只要积极地改善,每天做一点,它就会很欣慰。
考试要求:请你根据对于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的理解,就“气候时钟”这一概念进行再设计,并在卷面上作出200字以内的文字阐释。


专业:城市艺术设计



初试考题

科目:手绘表达      题目:失重的水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做了“太空中的水膜试验”和“水球演示”等几个与失重状态下的水相关的实验……
由此我们知道,失重状态下的水有如下的特征:1.水在失重状态下,如果不受外力,最终会呈现球形。失重中的水分子完全平均分配充斥在水球内,内部各个水分子的受力一样,聚成一团,不会成分子状态散开;加上水的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一团。2.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对它吹气或用拍子击打,其形状即发生改变;但由于失重让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突显,水会呈现一种“粘稠的透明物体”的性状。
3.由于没有重力,水球内部压强处处相等,所以液体中的浮力基本消失。4.由重力引起的流体自然对流现象基本消失,水不再“向低处流动”。
考试要求:1.以“失重的水”作为画面主体进行表达,可以加入若干件其他物品或必要的场景。2.画面必须为单色效果,工具不限。3.画面中不得出现文字。



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



初试考题

科目:综合绘画      题目:北京·2022

考试要求:
画面不少于3人,其中至少1人为正面角度。


专业:艺术学理论



科目:专业基础      题目:策展实践

数字时代的艺术管理已经进入到了虚拟美术馆、虚拟展览展示的新阶段。2022年2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教研室给你发出策展邀请,请你结合中学阶段美术教材中的相关作品,提交一份策展方案。
策展方案包括:1.展览名称(要求简洁明了,可以有副标题);2.展览前言(要求字数在500字以内);3.展览作品清单(要求不少于10件作品,提供作品具体信息);4.展览形象设计(手绘展览海报设计草图);5.展览推广(撰写展览新闻稿,字数不少于500字)。


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题目:线上讲座

结合《专业基础》的考题,做一次针对在校学生的展览线上讲座。
考试要求:1.讲座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2.在讲述中不能透露考生本人的任何人信息。



专业:艺术与设计管理



科目:专业基础题目:美术经典中的战争与人民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共同推出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系列节目,通过经典美术作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电视与美术作品相结合的手段讲述历史,是一种很好的理解历史、传播艺术、构建主流价值观的方式。本次考试以“美术经典中的战争与人民”为题,请考生编写一份电视专题片的策划脚本,从附件所列作品中选出6件作为专题片的叙事对象。
考试要求:1.撰写电视专题片开篇解说词300字左右。2.画出所选6件作品的小构图作为分镜头脚本,并对每件作品作出200字左右的描述。3.重点分析其中2件作品,对每件作品画出3-4个局部分镜头。对每件重点分析作品撰写100字分镜头叙事逻辑说明。4.拟定电视专题片的片名,并撰写1句宣传该片的电视广告词。5.卷面应有版式设计。
附件(作品清单):1.荷拉斯兄弟的宣誓 1784-1785年 油画 达维特
2.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1814年 油画 哥雅
3.自由引导人民 1830年 油画 德拉克洛瓦
4.马赛曲 1833-1836年 浮雕 吕德
5.加莱义民 1884-1886年 雕塑 罗丹
6.格尔尼卡 1937年 油画 毕加索
7.田横五百士 1928-1930年 油画 徐悲鸿
8.怒吼吧中国 1935年 木刻 李桦
9.愚公移山 1940年 中国画 徐悲鸿
10.地道战 1952年 油画 罗工柳
11.艰苦岁月 1957年 雕塑 潘鹤
12.虎门销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1958年 曾竹韶
13.狼牙山五壮士 1958年 油画 詹建俊
14.出击之前 1963年 油画 何孔德


科目:综合素质考核

考试题目:根据你策划的电视片脚本,扮演电视专题片主持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讲述“美术经典中的战争与人民”。
考试要求:1.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2.在讲述中不能透露考生本人的任何人信息。



专业:建筑学



科目:造型基础         题目:过  年

以2022年春节假期为时间线索,以色彩表达描绘一个有年味有新意的节日场景。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新常态下,无论是回乡过年,还是云上相聚,人们仍以丰富且有意义的各种方式欢度佳节,使得“过年”这一传统节日体现出更多彩的时代内容。
从下列两种场景中选择其一进行描绘:1.以家庭团聚为场景:人物不少于3人,空间环境突显主题氛围。
2.以视频云聚为场景:要突显画面中两个平行空间的不同视觉图像。

考试要求:不得用单色描绘。


科目:设计基础        题目:自然建筑

北宋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以长卷形式构成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画面中江河烟波浩渺、群山层峦叠嶂,亭台水榭、草舍茅庵、乡墅渔村、曲径廊桥点缀其间,并有渔猎、行船、乐游等生产生活景象,呈现出理想的人居环境,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建筑观。
请根据《千里江山图》中“道法自然”的各种场景,从中抽取出三种形态,转换为平面图形,完成两件设计作品。
第一件,将平面图形生成三维体块,每个图形生成各尺寸不一的2个体块,共6个体块,构成立体构成设计。
第二件,将平面图形生成板状,每个图形生成各尺寸不一的2个板块,共6块板,构成围合式空间设计。
考试要求:以上两件设计作品在试卷纸上呈上下排列构图,每件作品以轴测图方式及素描或线描表达。




点击图片
了解更多

「万松岭画室2023届校考官方招生简章」

「万松岭画室2023届复读生招生简章」

「万松岭画室2023寒假班官方招生简章」


点击解锁更多精彩动态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环境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活动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教研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教学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寒暑假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管理服务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美术生番外篇」

「万松岭集训视频合集——榜样篇」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校园活动

Campus activities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
banner